首页 > 最新动态 > 调研了一圈主题公园、景区客流数据,发现……
最新动态
调研了一圈主题公园、景区客流数据,发现……
2025-08-191

转载来源:中国游乐 调研了一圈主题公园、景区客流数据,发现……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AyNDcxNw==&mid=2651266844&idx=1&sn=8091966173e60b3e53dcda67c4047f18&scene=45#wechat_redirect


来这里↓发现文旅好内容


2025中国(郑州)旅游休闲娱乐产业博览会

500+参展企业助你一站式打造、升级文旅项目

新场景、新体验!



作者 | CAAPA签约作者
主编 | 杨明
责编 | 刘凯叶


近几天陆续调研了几十个不同城市的主题公园和旅游景区的暑期客流数据,大家普遍的反应是“难”,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项目,降温的“体感”尤为明显。但令人惊喜的是,下沉市场的一些项目却表现亮眼,有的位于三四线城市,有的甚至在县城,这些项目各显神通,正在当下的旅游市场稳步扎根、生长、增长。


在调研中,除客流数据之外,大家谈到更多的一个词是“穿越周期”,今天笔者想探讨的也是这个话题,如何穿越周期?


旅游业本身是脆弱与韧性并存的行业,周期性波动如同潮汐般永恒存在。从疫情冲击下的行业冰封,到报复性反弹的喧嚣,再到理性回归的平静,文旅企业始终要在波动起伏中发展和成长。


当前,旅游市场虽已恢复甚至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但仍不可忽视复苏与繁荣下的暗流涌动:消费降级与升级并存,流量红利消退,同质化竞争加剧等等。当“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文旅企业如何锻造穿越周期的韧性?



文旅行业的宿命与挑战


周期,是文旅行业永恒的话题。文旅行业的周期性源于多重因素的交织共振:


经济晴雨表效应: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信心直接决定旅游频次与品质。


事件冲击敏感性:疫情、国际关系等“黑天鹅”事件能瞬间阻断客流,造成断崖式下跌。


供给滞后性:景区、酒店、主题乐园等重资产项目投资周期长,易导致阶段性供给过剩或错配。


政策依赖性:节假日安排、签证政策、补贴导向等对市场影响显著,政策调整常引发市场波动。


自然条件:极端天气、地质灾害。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的文旅市场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近远分化(周边游强于长线游)”“理性消费(性价比决策权重上升)”“旅游泛化('文旅+'泛旅游业态兴起)”“提质焕新(从规模扩张到存量升级)”等等。这预示着,简单复制过去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正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言:“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穿越周期,不是被动等待风来,而是主动构建屹立不倒的能力体系。



筑牢穿越周期的“护城河”



当企业处在周期低谷,那么“活下去”就是第一要务。企业需构建三道核心防线:


1. 增强财务韧性:现金为王,弹性运营


动态现金流管理。建立“90天安全现金流”预警机制,确保核心业务在极端情况下持续运转。


轻资产化转型。从“重投资、重运营”向“品牌输出、管理赋能”转变。开元旅业集团通过“酒店+地产”反哺模式,并加速托管业务扩张,降低资本开支压力。


优化成本结构。采用“核心员工+灵活用工”模式,应用智能化设备降低人力成本;通过集中采购、能耗管理系统压缩运营成本。迪士尼乐园通过动态定价系统,实现淡旺季收益最大化。


2.提升产品力:从流量思维到留量思维


深度IP化。将地域文化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的超级符号。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以唐文化IP为核心,通过沉浸式场景、剧本杀互动,单日客流实现大幅提升,客单价远高于传统景区。


莫干山裸心堡


场景复合化。打破单一观光模式,构建“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社交”的微度假生态。莫干山裸心堡将高端度假、户外运动、文化体验融为一体,客单价达数千元,复购率超20%。


体验差异化。针对细分人群打造极致体验。阿那亚针对新中产群体,通过艺术展、戏剧节、社群运营,将地产项目升华为精神家园,房价溢价超周边50%。


3. 增强组织韧性:人才是穿越周期的核心资产


核心人才保留。建立“共担共享”机制,如关键岗位股权激励、技能提升补贴。


敏捷组织建设。打破部门壁垒,成立跨职能项目组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复星旅文设立“创新孵化中心”,鼓励员工提交产品创意,成功孵化“迷你营”等新业务。


数字化赋能。通过CRM系统、BI工具提升决策效率。黄山景区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动线,优化导览标识和商业布局,二次消费提升20%。



在周期波动中寻找增长曲线



穿越周期不仅是防守,更是主动进攻。虽然国际宏观大势起伏不定,但哪怕在下行周期中,文旅行业仍存在一些相对确定的增长方向,企业若能提前卡位,便能在复苏来临时率先起飞。


1. 拥抱下沉市场:县域文旅的蓝海机遇


县域旅游爆发。根据OTA数据,近两年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大幅增长,远超大城市。村BA、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万岁山武侠城等现象级案例印证了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


轻量化产品适配。开发“小而美”的微度假产品,如乡村民宿集群、非遗工坊、自然教育基地。浙江松阳“江南秘境”通过改造古村落,打造高端民宿集群,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翻倍。


福建永泰县


在地文化活化。挖掘县域独特文化IP,避免千村一面。福建永泰县以“庄寨文化”为核心,修复古建筑群,开发研学课程,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2.重视精细化、个性化体验需求


大众化与多元化需求的平衡。当前,游客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尤其是近年“反向旅游”“窝囊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反映出旅游市场“体验主导权”的重大变化,文旅项目在满足大众化需求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采取精细化运营手段,才有可能赢得年轻市场。


年轻人和银发族“双曲线”叠加。年轻群体追求社交分享及独特体验,而老龄化社会下的中老年消费则更加注重舒适、安全、健康。文旅企业应针对不同客群,设计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如“亲子+康养”、“文博+轻户外”等跨界融合业态。


3. 拥抱科技浪潮,从数字化到智能化


智慧景区升级。应用AI导览、VR体验、无人零售提升效率。故宫博物院推出“数字文物库”,让百万件文物在线上“活起来”,年访问量达上亿人次。


私域流量运营。通过小程序、社群建立用户连接,降低获客成本。西坡民宿通过会员体系,复购率超60%,OTA依赖度降至30%以下。


数据驱动决策。利用大数据预测客流、优化定价、精准营销。华住集团通过“华住会”APP收集用户行为数据,实现动态定价和个性化推荐,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行业领先。


4. 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价值


低碳运营。采用节能设备、可再生能源、垃圾分类系统。安缦酒店集团在全球推行“零碳计划”,通过光伏发电、雨水回收系统,降低能耗40%。


生态友好型产品。开发生态旅游、自然教育项目。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限制每日入园人数,采用环保观光车,保护原始生态的同时提升游客体验。


ESG价值释放。将环保、社会责任融入品牌叙事,吸引Z世代消费者。Airbnb推出“可持续旅行”标签,筛选符合环保标准的房源,相关房源预订量增长35%。



进化能力——构建反脆弱性的组织基因



纳西姆·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指出,那些“受冲击能变强”的系统,往往在不确定环境中更具生命力。文旅企业同样可以通过创新,将周期压力转化为进化动力。真正的穿越周期者,能在危机中实现进化。企业需打造三大核心能力:


1. 战略定力:长期主义战胜短期诱惑


拒绝盲目扩张。在行业过热时保持清醒,避免非理性投资。


持续产品迭代。每年投入营收的5%-10%用于产品研发。长隆集团建立“创新实验室”,每年推出新项目,保持主题公园竞争力。


品牌价值沉淀。从“卖资源”转向“卖品牌”。敦煌研究院通过“数字敦煌”“云游敦煌”IP授权,让千年文化持续产生商业价值。


2. 生态协同:从单打独斗到共生共赢


产业联盟构建。联合上下游企业降低成本、共享资源。长三角文旅联盟推出“一卡通”,覆盖近百个景区,实现客源互送。


跨界融合创新。“文旅+”模式拓展边界。阿那亚与戏剧节、音乐节、艺术展深度绑定,形成“文旅+文化”生态圈。


政企良性互动。积极参与政策制定,争取资源支持。乌镇旅游与政府共建“互联网小镇”,获得税收优惠和基础设施支持,成为世界级文旅IP。


3. 文化韧性:塑造穿越周期的精神内核


使命驱动。明确企业存在的终极价值。宋城演艺以“给游客一生难忘的体验”为使命,在行业低谷期仍坚持提升演出质量。


危机文化。建立“全员危机意识”,定期进行压力测试。日本星野集团要求管理层每年制定“生存计划书”,模拟极端场景应对方案。


学习型组织。鼓励知识共享与创新试错。中青旅设立“创新基金”,支持员工提案,孵化出“遨游网”“中青博联”等新业务。



展望未来



文旅行业的周期性不会消失,任何时候,文旅企业都会在宏观经济、消费升级与技术革新的共同作用下,经历新的高峰与低谷。在不确定性的未来,唯有拥抱变化、持续进化,不断锤炼财务韧性、打磨产品力、提升运营效率、拥抱创新,并以长周期视野来规划布局,文旅企业才能在风浪中稳健前行,将周期挑战转化为跃升机遇。
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

财务稳健的“马拉松选手”,而非百米冲刺者;

产品独特的“价值创造者”,而非流量收割机;

组织敏捷的“生态构建者”,而非孤军奋战者;

使命坚定的“长期主义者”,而非机会主义者。


穿越周期,不只是挺住寒冬,还要在寒冬里播种;不仅是熬到春天,更要在春天来临之际已经枝繁叶茂。


穿越周期,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文旅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成人礼”。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来这里↓发现文旅好内容


2025中国(郑州)旅游休闲娱乐产业博览会

500+参展企业助你一站式打造、升级文旅项目

新场景、新体验!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